INCONEL alloy X-750 丝网的标准、别名、牌号、规格、型号、材质、种类、特性、用途
INCONEL alloy X-750 丝网的标准、别名、牌号、规格、型号、材质、种类、特性、用途
以下是关于 INCONEL® Alloy X-750 丝网 的全面技术整理。该合金为 镍铬铁基时效强化合金,以 优异高温抗松弛性能 和 抗氧化能力 为核心优势,专为航空航天高温弹簧、核反应堆部件及化工高温紧固件等场景设计。
1. 标准
国际标准:
ASTM:
ASTM B637(高温合金棒材标准,适用丝网线材加工)。
ASTM B366(镍合金冷轧带材标准,参考丝网轧制工艺)。
AMS:
AMS 5667(时效硬化丝材核心标准);
AMS 5698(高温弹簧丝专用规范)。
EN:EN 10302(高温合金分类标准,对应牌号 NiCr15Fe7TiAl)。
国内标准:
GB/T 14992:对应牌号 GH4145(旧牌号 GH145)。
2. 别名与牌号
通用名称:高温弹簧丝网、核反应堆定位格架。
商业牌号:
INCONEL X-750®(Special Metals Corporation 注册商标)。
统一编号:
UNS:N07750。
W.Nr.:2.4669(德国材料编号)。
3. 规格与型号
丝网规格参数:
目数范围:10~150目(航空发动机常用30~100目)。
线径范围:0.1mm~5.0mm(高温弹簧推荐0.5~3.0mm)。
编织方式:
平纹(基础结构)、斜方孔(抗高频振动);
波纹编织烧结网(耐热循环疲劳)。
典型型号示例:
N07750-60目斜方孔网(涡扇发动机密封环支撑层);
AMS5667-2.5mm波纹烧结网(核反应堆控制棒导向架)。
4. 材质成分(wt%)
元素 |
Ni |
Cr |
Fe |
Nb+Ta |
Ti |
Al |
C |
范围 |
≥70.0 |
14.0~17.0 |
5.0~9.0 |
0.7~1.2 |
2.25~2.75 |
0.40~1.00 |
≤0.08 |
强化机制:
时效强化:γ'相(Ni₃(Al,Ti))为主,峰值硬度HRC 35~45;
固溶强化:高Cr含量(抗氧化温度极限 870℃)。
5. 种类
按热处理状态:
固溶退火态(Solution Annealed):HRC 20~25,适于冷成型;
峰时效态(Aged):
标准时效:730℃×8h空冷 + 620℃×20h空冷(HRC 38~45);
高温时效:适用于长期服役(815℃应力松弛率≤15%)。
按应用场景:
航空级:AMS 5667认证(需通过缺口拉伸试验);
核工业级:ASTM B637(中子辐照后延伸率≥15%)。
6. 特性
核心性能:
高温抗松弛性:
650℃下1000h应力保持率≥85%;
高温弹簧松弛率仅为Inconel 718的60%。
抗氧化性:
870℃空气环境下氧化增重≤2 mg/cm²(1000h);
抗硫化性能(980℃含硫烟气中腐蚀深度≤0.5 mm/年)。
机械性能:
室温抗拉强度≥1035 MPa,屈服强度≥690 MPa(时效态);
高温强度(760℃):抗拉强度≥485 MPa。
局限性:
焊接需专用焊材(如ERNiCrFe-7),且焊后需时效处理;
长期暴露于540~760℃区间易析出η相(Ni₃Ti)导致脆化。
7. 用途
航空航天:
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弹簧密封网(耐980℃燃气冲击);
火箭发动机喷注器支撑筛(抗高频振动疲劳)。
核能工业:
压水堆燃料组件定位格架(抗中子辐照肿胀);
快堆液态钠冷却系统过滤层(抗钠腐蚀+高温蠕变)。
能源与化工:
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滤网(耐热循环冲击);
乙烯裂解炉高温螺栓紧固网(防应力松弛失效)。
补充说明
与同类合金对比:
vs. INCONEL 718:
X-750:高温抗松弛性优30%,但耐腐蚀性较弱(Cl⁻环境慎用);
718:强度更高(室温抗拉高15%),焊接性更好。
vs. HASTELLOY X:
X-750:时效强化能力更强,但抗氧化温度低100℃。
选型建议:
高温弹簧(≤760℃):首选X-750时效态;
超高温氧化环境(>900℃):推荐HAYNES 230合金。
加工与维护:
冷加工工艺:每道次变形量≤20%,中间需退火处理;
热处理规范:严禁在时效温度区间(620~730℃)缓慢冷却;
服役监测:定期进行应力松弛试验(参照ASTM E328标准)。
关键应用参数:
核反应堆环境:需通过 ASTM E521 辐照试验(中子注量≥1×10²¹ n/cm²);
航空弹簧:疲劳寿命需满足 MIL-S-7742 标准(循环次数>10⁷次);
高温紧固件:初始预紧力损失率需<10%(1000h/650℃测试)。
注:在 含硫烟气环境 中,X-750丝网表面需进行 渗铝处理(渗层厚度≥50μm);对于 液态金属冷却系统,建议采用 电化学抛光(Ra≤0.4μm)以降低流动阻力。